人人都愛「棗子」。它的固有特性,卻使其難以成為蘋果、香蕉之類的世界性果實。黑棗、椰棗、大青棗,這些個性鮮明的「棗子」,你或許曾品嘗過其味,但未必真正了解其實。
棗子幾乎人人都愛。除了紅棗,還有黑棗、大青棗,甚至不少人印象頗深的伊拉克蜜棗(又稱椰棗),全都是掛上「棗子」名號的食物。 《消除你對紅棗的誤解!》 一文中已經說過,棗之正宗是鼠李科棗屬的植物,整個棗屬的成員就170來號,且絕大多數種類集中在亞洲南部地區。那不少人熟知的黑棗、大青棗、伊拉克蜜棗,它們和紅棗家族又是什麼關係呢?
黑棗非棗
說起黑棗,這種棗可確實是有點奇怪。不管是沒有一粒種子的果肉,還是那個黑乎乎的外皮,全然不像是棗家族的成員。事實上,黑棗跟紅棗沒有半點關係。新鮮的黑棗可不像是棗,倒是更像一個小柿子,沒辦法,誰讓它們是柿樹科柿屬植物的果實。黑棗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——君遷子。只是這些黑棗在晾乾的過程中,越來越像棗了。
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森林裡住著猴子兩兄弟,猴哥憨厚,猴弟精明。哥倆有回弄到一棵柿子樹。猴弟把樹鋸開,搶先霸占了下半段。猴弟的小算盤打得很美,栽下這半棵「柿子樹」就可以長期吃到柿子了,而猴哥的上半段漂亮無根樹只是浮雲。一年之後,到了收穫果實的時候,猴弟精心培育的柿子樹竟然長出了黑棗,而猴哥家的大柿子吃也吃不完。
這個神奇的故事並非沒有幾分根據。原因是,栽培的柿子樹大多是以黑棗為砧木。猴弟搶回的那段樹樁就是黑棗樹,而猴哥呢,只要在山上挖一棵黑棗樹下來,整理整理枝葉,再把柿子樹幹嫁接上去,就能繼續生產大柿子了。
由於黑棗的根系發達,能夠適應貧瘠的山地,並且在嫁接後能迅速生長。所以,黑棗一直是柿子樹的傳統砧木,甚至可以說,整個柿子林不過是插著柿子的黑棗林。
如今,吃膩了柿子的人們,又開始將目光轉向了黑棗,並且培育出無核的品種。這種似棗非棗的果子倒是可以調節一下人們的胃口。更重要的是——黑棗顯得更天然,更有營養。那實際情況又如何呢?既然是柿子家族的成員,黑棗的成分自然是跟柿子相仿。這些小黑棗裡面含有大量的單寧,所以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時候吃太多。否則,單寧同胃液結合形成「堅固」的團塊——胃石,那就要到醫院尋求幫助了。
伊拉克蜜棗
在物質短缺的年代,當年的伊拉克蜜棗可是高檔的奢侈甜品。不過,在如今這個崇尚低糖飲食的年代,連正宗的蜜棗都少有人看上一眼,那些伊拉克蜜棗自然是乏人問津。
「伊拉克蜜棗」這個名字是個真假結合體。說它真,是因為這種果實確實與伊拉克有關,伊拉克是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;說它假,是因為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是棗,更沒有經過什麼「蜜汁」加工,這貨只是棕櫚科植物海棗(這是中文學名)的乾燥果實。說白了,它們天生就這個樣子。因為伊拉克蜜棗的大樹跟椰子樹非常像,所以還得了個常用名——「椰棗」。
雖然,海棗在中國自始至終是餐桌的配角,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們在中東地區的統治地位。海棗樹喜歡冬季冷涼潮濕,夏季炎熱乾旱的氣候,中東地區正是它理想的家園。而這種植物也跟阿拉伯文化結合在了一起。在合適的條件下,海棗的產量非常高,一般來說,一棵海棗樹可以年產20到100公斤的海棗,這傢伙甚至趕上了普通紅棗的畝產量。另外,海棗的含糖量極高,乾燥海棗的糖含量甚至可以達到80%,並且這些是實打實的糖——一半是果糖和葡萄糖,另一半是蔗糖。如此高的糖含量,讓海棗看起來就像經過蜜汁浸泡一樣。當然,這也為預防微生物侵染,長期保存提供了便利。
高產量、高能量、易保存,海棗擁有如此多的優點,它們在阿拉伯世界占據重要位置就不值得奇怪了。《漢莫拉比法典》就規定,凡砍倒一棵海棗樹的人,都要繳納半個銀幣的罰金。海棗如此重要,以致於滲入整個阿拉伯文化,沙特國徽上的那棵大樹就是椰棗,在廟宇、皇宮等主建築上的海棗紋飾,就更不用說了。在當地的俚語中,甚至把帥小伙比喻成椰棗樹。仔細想想,倒是隱含著「高富帥」的意思。
實際上,我國南方廣東、廣西等地也引種了不少海棗。只是海棗並不適應這些地方潮濕的環境,所以沒法期望它們貢獻太多的果實,只能當做高大挺拔的裝飾樹木。
外來戶大青棗
不管在國外是受禮遇還是冷待,棗這種東西深受我國南北人民的喜愛,於是有了新疆和田棗、密雲金絲小棗、山西稷山板棗等等形態各異,口感不同的紅棗。如今,還不斷有新品種湧現。最近,一種新的棗曝光率越來越高——那就是大青棗。
如果說紅棗只能是兼職水果的乾果的話,口感近乎蘋果的大青棗,就完全是正宗的水果了。雖說大青棗通體碧綠,但是水分充足,味道也足夠甜。這跟我們習慣上認為的棗變紅才成熟有著很大區別。雖然同是棗屬的成員,但大青棗完全是另外一個物種,它跟我們平常熟悉的大棗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。它們的學名叫滇刺棗(也叫毛葉棗)。大青棗的主產期是每年的1月到3月份,在這個水果稀少的時段上市,自然吸引到了更多的食客。
雖然,貨架標籤通常都表明為台灣大青棗,但這種植物是在印度被培育出來的。不要小看印度。實際上,印度才是棗屬植物的分布中心。在印度-馬來西亞植物亞區,分布有81種棗屬植物,占世界種類的47%左右。在這麼多的植物中找到一種能吃的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了。
至於大青棗的營養,跟普通的紅棗並沒有特別的差異。每100克大青棗的維生素C的含量在75毫克到150毫克之間,比那些高維生素C含量的紅棗還要低一些。吃大青棗,就去感受一下那種爽快的口感就好了。
其實不管是紅棗、黑棗、大青棗,亦或是伊拉克蜜棗,它們都承載了種植者的情感和期待。這也正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老話。固有的特性讓它們很難成為蘋果、香蕉之類的世界性果實。不過,在這個號稱地球村的時代,地域個性尤為難得,嘗嘗紅棗想到中華大地,嚼嚼海棗體驗阿拉伯滋味,這又有什麼不好呢?
棗子幾乎人人都愛。除了紅棗,還有黑棗、大青棗,甚至不少人印象頗深的伊拉克蜜棗(又稱椰棗),全都是掛上「棗子」名號的食物。 《消除你對紅棗的誤解!》 一文中已經說過,棗之正宗是鼠李科棗屬的植物,整個棗屬的成員就170來號,且絕大多數種類集中在亞洲南部地區。那不少人熟知的黑棗、大青棗、伊拉克蜜棗,它們和紅棗家族又是什麼關係呢?
黑棗非棗
說起黑棗,這種棗可確實是有點奇怪。不管是沒有一粒種子的果肉,還是那個黑乎乎的外皮,全然不像是棗家族的成員。事實上,黑棗跟紅棗沒有半點關係。新鮮的黑棗可不像是棗,倒是更像一個小柿子,沒辦法,誰讓它們是柿樹科柿屬植物的果實。黑棗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——君遷子。只是這些黑棗在晾乾的過程中,越來越像棗了。
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森林裡住著猴子兩兄弟,猴哥憨厚,猴弟精明。哥倆有回弄到一棵柿子樹。猴弟把樹鋸開,搶先霸占了下半段。猴弟的小算盤打得很美,栽下這半棵「柿子樹」就可以長期吃到柿子了,而猴哥的上半段漂亮無根樹只是浮雲。一年之後,到了收穫果實的時候,猴弟精心培育的柿子樹竟然長出了黑棗,而猴哥家的大柿子吃也吃不完。
這個神奇的故事並非沒有幾分根據。原因是,栽培的柿子樹大多是以黑棗為砧木。猴弟搶回的那段樹樁就是黑棗樹,而猴哥呢,只要在山上挖一棵黑棗樹下來,整理整理枝葉,再把柿子樹幹嫁接上去,就能繼續生產大柿子了。
由於黑棗的根系發達,能夠適應貧瘠的山地,並且在嫁接後能迅速生長。所以,黑棗一直是柿子樹的傳統砧木,甚至可以說,整個柿子林不過是插著柿子的黑棗林。
如今,吃膩了柿子的人們,又開始將目光轉向了黑棗,並且培育出無核的品種。這種似棗非棗的果子倒是可以調節一下人們的胃口。更重要的是——黑棗顯得更天然,更有營養。那實際情況又如何呢?既然是柿子家族的成員,黑棗的成分自然是跟柿子相仿。這些小黑棗裡面含有大量的單寧,所以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時候吃太多。否則,單寧同胃液結合形成「堅固」的團塊——胃石,那就要到醫院尋求幫助了。
伊拉克蜜棗
在物質短缺的年代,當年的伊拉克蜜棗可是高檔的奢侈甜品。不過,在如今這個崇尚低糖飲食的年代,連正宗的蜜棗都少有人看上一眼,那些伊拉克蜜棗自然是乏人問津。
「伊拉克蜜棗」這個名字是個真假結合體。說它真,是因為這種果實確實與伊拉克有關,伊拉克是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;說它假,是因為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是棗,更沒有經過什麼「蜜汁」加工,這貨只是棕櫚科植物海棗(這是中文學名)的乾燥果實。說白了,它們天生就這個樣子。因為伊拉克蜜棗的大樹跟椰子樹非常像,所以還得了個常用名——「椰棗」。
雖然,海棗在中國自始至終是餐桌的配角,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們在中東地區的統治地位。海棗樹喜歡冬季冷涼潮濕,夏季炎熱乾旱的氣候,中東地區正是它理想的家園。而這種植物也跟阿拉伯文化結合在了一起。在合適的條件下,海棗的產量非常高,一般來說,一棵海棗樹可以年產20到100公斤的海棗,這傢伙甚至趕上了普通紅棗的畝產量。另外,海棗的含糖量極高,乾燥海棗的糖含量甚至可以達到80%,並且這些是實打實的糖——一半是果糖和葡萄糖,另一半是蔗糖。如此高的糖含量,讓海棗看起來就像經過蜜汁浸泡一樣。當然,這也為預防微生物侵染,長期保存提供了便利。
高產量、高能量、易保存,海棗擁有如此多的優點,它們在阿拉伯世界占據重要位置就不值得奇怪了。《漢莫拉比法典》就規定,凡砍倒一棵海棗樹的人,都要繳納半個銀幣的罰金。海棗如此重要,以致於滲入整個阿拉伯文化,沙特國徽上的那棵大樹就是椰棗,在廟宇、皇宮等主建築上的海棗紋飾,就更不用說了。在當地的俚語中,甚至把帥小伙比喻成椰棗樹。仔細想想,倒是隱含著「高富帥」的意思。
實際上,我國南方廣東、廣西等地也引種了不少海棗。只是海棗並不適應這些地方潮濕的環境,所以沒法期望它們貢獻太多的果實,只能當做高大挺拔的裝飾樹木。
外來戶大青棗
不管在國外是受禮遇還是冷待,棗這種東西深受我國南北人民的喜愛,於是有了新疆和田棗、密雲金絲小棗、山西稷山板棗等等形態各異,口感不同的紅棗。如今,還不斷有新品種湧現。最近,一種新的棗曝光率越來越高——那就是大青棗。
如果說紅棗只能是兼職水果的乾果的話,口感近乎蘋果的大青棗,就完全是正宗的水果了。雖說大青棗通體碧綠,但是水分充足,味道也足夠甜。這跟我們習慣上認為的棗變紅才成熟有著很大區別。雖然同是棗屬的成員,但大青棗完全是另外一個物種,它跟我們平常熟悉的大棗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。它們的學名叫滇刺棗(也叫毛葉棗)。大青棗的主產期是每年的1月到3月份,在這個水果稀少的時段上市,自然吸引到了更多的食客。
雖然,貨架標籤通常都表明為台灣大青棗,但這種植物是在印度被培育出來的。不要小看印度。實際上,印度才是棗屬植物的分布中心。在印度-馬來西亞植物亞區,分布有81種棗屬植物,占世界種類的47%左右。在這麼多的植物中找到一種能吃的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了。
至於大青棗的營養,跟普通的紅棗並沒有特別的差異。每100克大青棗的維生素C的含量在75毫克到150毫克之間,比那些高維生素C含量的紅棗還要低一些。吃大青棗,就去感受一下那種爽快的口感就好了。
其實不管是紅棗、黑棗、大青棗,亦或是伊拉克蜜棗,它們都承載了種植者的情感和期待。這也正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老話。固有的特性讓它們很難成為蘋果、香蕉之類的世界性果實。不過,在這個號稱地球村的時代,地域個性尤為難得,嘗嘗紅棗想到中華大地,嚼嚼海棗體驗阿拉伯滋味,這又有什麼不好呢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