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是冬棗下來的季節,一顆顆飽圓脆甜的冬棗讓人愛不釋口。有人說,棗吃多了對牙齒有害,並搬出一句古代成語「囫圇吞棗」為證。中醫也一向認為:棗屬土,而牙齒是腎的外現,屬水,水克土,所以吃棗才會傷牙。
那麼,吃棗真的對牙齒有損嗎?
大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有機酸、胡蘿蔔素、維生素、部分礦物質鈣、磷、鐵等,因而有「鮮維生素丸」之稱。
鮮棗肉的含糖量達23%,干棗肉的含糖量則高達70%,這比製糖的原料甘蔗、甜菜含糖量還高。如此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益智水果是理所當然的,但其高含糖量讓我們擔心其對牙齒有害,易致齲齒。
最近國外大量研究指出食糖與齲齒的關係是很小的。
什麼東西只要過量都會有害,棗只有吃多了才會傷牙。因此我們認為,每天吃棗以不超過50克為宜,同時因為大棗粘膩,特別是棗皮,易粘在牙齒上。吃完棗之後,最好立即刷牙,至少立即漱口,這樣就可以避免大棗糖分過高對牙齒的影響。
新近一項研究進一步為「棗損齒」正了名。
日本廣島大學齒學部的科研人員為找出預防齲齒的中藥,曾對74種中藥一一進行篩選,結果從大棗中提取分離出烏蘇酸和夾竹桃酸,這兩種成分能控制蛀齒菌產生酶,免使糖蛋白沉澱下來形成菌斑,而且不影響口腔其他細菌,不破壞口腔菌的菌系平衡。
如此看來,常食大棗,不僅可以健脾養胃,還能保護牙齒,可謂一舉兩得。
评论
发表评论